標簽:
財經時評 |
文/楊國英
迅雷不及隱耳。
三天前,中央剛定調“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果斷出手,劍指阿里、騰訊和順豐三大巨頭。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騰訊旗下)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順豐旗下)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
并于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P>
處罰力度不大。
這是因為目前《反壟斷法》的罰款上限,僅為50萬元。
但是,信號一點不小。
這是中國瞄準互聯網的第一槍,也是針對平臺經濟巨頭打響的第一槍。
現在,槍聲打響,震動巨大。
涉事巨頭股價應聲而落——截止收盤,阿里巴巴股價下跌2.63%,騰訊控股下跌2.89%,閱文集團跌幅更是高達4.12%。
至于順豐股價沒跌,一是因為順豐僅持股豐巢不到19%,二是平臺經濟的反壟斷,順豐不是重點。
而并未被罰的互聯網巨頭,也被金融市場廣泛聯想,股價紛紛開始下跌模式。比如,今天,京東股價下跌1.56%,美團股價更是大跌3.81%。
巨頭被罰,互聯網反壟斷,這才剛剛開始。
如果不出意外,在平臺經濟反壟斷征求意見稿發布一個多月后,最終確認的反壟斷指南,應該在春節前后正式祭出。
對于這一次互聯網反壟斷的急風驟雨,少數學者持反對態度,而對這種反對態度,我是明確反對的。
鼓勵市場自由競爭,但不能放任無底線的市場競爭。
對這個議題,也就是如何看待市場原教旨主義者,早在100多年前歐美經濟學界就已經討論過,今天再爭辯實在沒什么必要。
從全球看,今天資本寡頭的力量,已經遠超100多年前,并且經由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今天的資本寡頭,已經呈現出跨國界、網絡狀等多重特征。
從中國看,今天資本寡頭的力量,在十年、二十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經由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資本更高速的積累、以及資本寡頭的形成。
從近10年的全球富豪榜,可以看出,中國資本寡頭的成長速度,超過了歷史上歐美日的任何一個時期。
尤其是互聯網資本寡頭,借助上市公司的高估值、以及大數據的壟斷效應,過去幾年,互聯網資本寡頭,已經無處不進入、無往而不勝,強大的壟斷效應,已經對中國底層商業生態構成了巨大沖擊。
所以,互聯網反壟斷必須開槍。
互聯網反壟斷,今天中國才開了第一槍,美國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已經開槍了。
而相比中國以威懾為主的溫和式開槍(這次反壟斷處罰沒有要求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美國的互聯網反壟斷打擊力度,早已是一輪更比一輪強烈。
就在上周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0多個州總檢察長,對Facebook發起了兩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使用非法的反競爭策略來收購或扼殺競爭對手,以鞏固其在社交網絡領域的統治地位。
圖片來源:中新網
同時,FTC正尋求永久性禁令,要求Facebook剝離Instagram和WhatsApp等資產,這是繼10月份谷歌遭受美國司法部反壟斷指控后,今年美國第二家遭遇重大司法挑戰的互聯網巨頭。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今天,互聯網巨頭遭受反壟斷第一槍,不值得絲毫同情。
美國的互聯網反壟斷,啟動得比中國更早,打擊得比中國更嚴,你們為什么不去同情?
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對美國底層商業生態的沖擊,要遠比中國輕得太多,你們為什么不去同情?
所以,敬告少數所謂的自由派學者——怎么,今天中國的一記溫和式開槍,一次象征性的罰款,你們就同情了呢!
要同情,還是同情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吧。要關心,還是關心民生的幸福指數吧。
讓互聯網反壟斷來得更猛烈些吧!